手機選項

尋找您獨有空間的真品味 概念、開發、練習與方法 歡迎詞與前言

尋找您獨有空間的真品味 概念、開發、練習與方法
(雖然這個練習的電郵詢問已經截止,但是我想這四個練習也會非常有幫忙)

歡迎詞
歡迎參加『尋找您獨有空間的真品味』練習,藉由這個練習,你將尋找自己居家裝修的真品味,每個人的房子都不應該是制式的設定與佈局,更不是雜誌上美美照片的翻版、樣品屋依樣畫葫蘆、或是東抄西仿集左鄰右舍各家大成於一體,這個練習藉由電子郵件的往返,幫助你完成夢想中的家居生活,更棒的是完全不用任費用,您還在等什麼呢?現在就Email 朵卡設計 Pochou_C@hotmail.com,開始你獨特的尋美之旅!

-----------------------------------------------------------------------------------
前言
尋找您獨有空間的真品味 概念、開發、練習與方法

親愛的參予者,開信愉快;

我們生在一個壓抑的社會裡,批評、犬儒與權威總讓人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心話,在外面這個禮教的世界裡,我們的確得光鮮亮麗,符合社會的要求,但是回到了家裡,我們可以做真自己,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規劃自己的空間,怎樣才算舒適,每個人自有不同;為什麼自己的房子要被雜誌、樣品屋給限制,我是我,為什麼我的空間不能也是我, 代表我:我的夢中屋是能夠讓終日在外打拼的肉體有一個溫馨的靠牆;讓外表堅強、內在纖細的心可以放縱哭泣、大聲真笑,在那裡我不用濃妝豔抹、在哪裡我不用虛偽矯柔、故作堅強,在那裡我可以喝Martini、唱江美琪的『雙手的溫柔』、欣賞著自己生命燦爛的油彩在空氣中揮霍著!

很多人以為一個成功的家居設計與佈置應該是雜誌上美美照片的翻版、或是樣品屋依樣畫葫蘆、或是設計師的樣板作品、更可能是左鄰右舍集各家大成於一體,他們沒有自信,對自己的美感懷疑,認為自己天生的品味無法負擔這樣的工作,但我相信每個人都美,也都有天生對美的感觸與與生俱來的品味,只是這樣遣在的美感與品味經驗需要挖掘、開發、練習與方法,而一個好的家居設計師更應該著重怎麼樣挖掘、開發每一個客戶獨有的審美觀,進而利用練習與方法完成每一個客戶夢想的屋子。

寫這樣的文章與練習簿,其目的就在尋找每一個欲做居家裝修的人尋找自己的真品味,每個人的房子都不應該是制式的設定與佈局,雖然我也相信在社會裡有許多有經驗有天份的室內設計師能夠為客戶盡心盡力的裝修,但終究別人的家不代表那就是你的夢想之屋,若你真的有心、有時間,你應該能夠尋找埋藏在你記憶深處的美學經驗與與空間感動,這就是這個練習簿的目的,你可以自己練習或與家庭成員一起分享,更好的是與你的室內設計師一起做,讓他更能了解你,幫助你完成夢想想中的家居生活。

這份『尋找真品味』 的練習簿 一共分為2 大部分18個練習,第一部份為『尋找並發掘您的真品味』,在這一部份內我們不觸及您的房子,只討論你的美感經驗與心中的夢想屋,目的為發現你獨特的風格與色彩,並了解這個這樣風格與色彩的利與弊,在第一部份的練習中,千萬不要因為預算、現有的房子、清潔困難度甚至他人的想法而改變,我們會在練習簿第二部份『用方法來實際操作您的真品味』來考慮真實生活裡實際限制,在第一部份的練習我們只要你忠於自己、追尋自己的空間魅力,大夢一場,若不是夢想與熱情,我們怎麼從存錢、尋屋、議價、購屋一路走到這裡,而現階段我們就要佈置屋子了,我要你從新回到對空間美感的原點,拋棄現實的限制,一起來作夢吧!

尋找您獨有空間的真品味 練習簿大綱 初稿

第一部份: 尋找並發掘您的真品味
練習題1 用文字表達你的印象
練習題2 傾聽你的直覺
練習題3 找出喜惡圖片的共同點
練習題4. 選出家具與美學風格
練習題5. 挑選出裝飾品
練習題6 定義您的調色盤
練習題7 混搭色彩

第二部份: 用方法來實際操作您的真品味
練習題8 效率的使用空間
練習題9 了解您現在的屋子狀況
練習題10 收納的規劃
練習題11 找尋輔合預算的方法
練習題12 尋找您的端景
練習題13 平面圖
練習題14 視覺上的平衡
練習題15 分割空間
練習題16 藝術、裝飾、或累積經驗
練習題17 燈光設計
練習題18 靜子與玻璃的使用

這次的練習,我們會進行到第五題,之後我們將在這裡停一下,你將與你的設計師討論是否要繼續下去,即使沒有繼續下去,我想這四個練習也對你非常有幫忙。

相關連結

歡迎詞與前言 http://pochouchiu.blogspot.com/2006/03/blog-post_22.html
練習 1 http://pochouchiu.blogspot.com/2006/03/1-6.html
練習 2 http://pochouchiu.blogspot.com/2007/07/2.html
練習 3 http://pochouchiu.blogspot.com/2007/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