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All Too Much 《太多了!》-- 收納與空間的迷思



It's All Too Much 《太多了!》-- 收納與空間的迷思

曾經在日本台國興衛視電視頻道內觀賞到一個節目:獨居的老人將住宅裡擠滿了雜物,甚至變成了沒人敢靠近、臭氣沖天的垃圾屋,藉著一件件發黴發臭的物品清理過程中,一個個感人溫馨的故事也被發掘;其實在我的室內設計職業生涯中,也充滿了 It's All Too Much 的雜物故事:醫生汗牛充棟的藏書、造型師淹滿到廚房的鞋、都會女子只進不出的衣服、旅行者什麼都值得留戀的紀念品;是的,在每個程度上,我們都是個『蒐集狂』,想要完成自己心中的博物館,但是濫收或只『收』卻不好好的『藏』的結果:不是找不到,就是物滿為患,正如同電影 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Brad Pitt 所飾的 Tyler Durden 所言的:『The things you own end up owning you.』,同時間,一個個可能的垃圾屋正在悄然成型中……

"It's All Too Much" 這本書在2007 去美國工作時,就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時還在 Barns and Nobel 的 Statbucks 幾乎看了大半本,當然作者 Peter Walsh 是個大賣點,作者從2003年起,在TLC The Learning Channel 美國有線電視學習頻道 Clean Sweep的電視節目中,擔任居家環境整理顧問,其任務如同上述的日本節目(只是不像老人垃圾屋那麼誇張):幫助家庭在兩天內清除雜亂、恢復整齊,在百感交集的清理過程中,幫助觀眾提起勇氣好好把家從頭到尾端詳一遍,並教導如何重新檢視收藏的優先順序,割捨那些牽絆生活的冗贅之物,更重要的是他特有的幽默感、洞察力、與以人為主的收納設計,往往才是導引新生活的真靈感。

果然不出所料,"It's All Too Much" 這本書後來在美變成了一本暢銷書,也獲得無數好評,這本書徹底的解決大家『收藏』的困擾,但不同大部分的『收納』雜誌往往只教你怎麼利用不多的空間、工具好好收東西,彷彿你還買的不夠多,鼓勵你再買也放的下,這本深刻探討現代家庭"物滿為患"的妙書,卻教您怎麼『取捨』開始、再以實在順手的『收納』為方法,以房間功能為別,一歩歩的帶領你藉著整理房間、轉換心情:一朵玫瑰花的催化終於清理了整個房子。

其實就一個室內設計師的角度而言,空間的佈置,應以人為主,而以傢俱收納為輔,想想看若室內空間是固定的,一開始我們就只能用減法來裝潢有限的居家空間,如以下的公式:

『固定的室內空間 ─ 傢俱收納= 人在室內活動的空間』

傢俱越大,雖然收納越多(但不一定越巧越順手),但相對的人剩餘活動範圍就越少,而且收納越多、量體越大,靈活擺置的可能性就越小;收納越雜,能表現空間的獨特美也越不可能,所以如果要放大有限的室內空間,傢俱收納其實就要適用而且又小又精。

因為空間有限,實在沒有多餘的地方擺那些永遠穿不到的衣服與用不到的杯子,我們是因為需要完成操作的功能,才會有傢俱、收納的產生,而非需要收納才做櫃子;這樣的觀念雖然淺顯易懂,但卻為多數人所忽視,常會看到有人本末倒置的先以收納為主,再求傢俱,而忘了哪個位置能夠軟暖洋洋的曬曬太陽、人走進室內旋迴其間是否得宜,只看到處都是櫃子、收納、雜物,但卻找不到一面空牆能好好擺上一幅畫:讓視覺透透氣,其實如果設計能回歸以人為本,這樣的擁擠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室內設計的工作讓我深刻了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私人博物館,賦予這些雜貨理解和情感,人和人相處久都免不了有感情,更何況這個疏離的現代,人和東西比人和人相處更久,但是在這個買東西太簡單的時代,如果丟東西也太難,我們會不會太跟不上這個新世界?

P.S. 久周出版社 於2008年4月份 出版 It's All Too Much 的中文版《太多了!》將這本好書介紹給台灣讀者,讓更多人了解如何提升居家空間以及生活的品質,擺脫為物所役的困擾,用更少的東西過更豐富的生活,到時若能請到Peter Walsh 本尊 站台賣書的話,我一定要到現場好好請益一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